第189节(3 / 3)
团怎么了,他的屁股多金贵,隔着蒲团他也能感受到底下的凉。
&esp;&esp;弥景:“……”
&esp;&esp;宋铄可能是以为他穷,所以才让他换个麻布的,但弥景除了这个竹席,就只有一卷提花织锦可以充当席子了。
&esp;&esp;那是天竺贵族千里迢迢拜托商队给他带过来的东西,出自桑奇塔僧人之手,上面锈了许多的金线银线,还缀了天竺人最为喜爱的宝石,当然,这些外物都不如它出自桑奇塔值钱,这可是带有阿输迦赐福的好东西。
&esp;&esp;时隔近两年,这些人还在源源不断地给弥景送礼,期待着他能看在这些礼物的份上,再回去一次。
&esp;&esp;天竺人眼里的宝,宋铄眼前的草。……
&esp;&esp;宋铄一直叭叭地说着弥景这里有多不好,这里该换了,那里也该加点东西,你是不是怕丢人,所以不好开口,没事啊,我不怕丢人,我替你去说。
&esp;&esp;弥景:“……”
&esp;&esp;他实在听不下去了:“你来我这里到底有什么事?”
&esp;&esp;宋铄张个不停的嘴瞬间就闭上了,他的眼睛不老实地两边乱看,双手也在下面搓来搓去。
&esp;&esp;弥景打量着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esp;&esp;片刻之后,宋铄终于讷讷地问道:“和尚,你觉得我这个人性格如何?”
&esp;&esp;弥景眼睛微微睁大。太阴险了。
&esp;&esp;宋铄这是专门来给他下套的吧,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说诳语。
&esp;&esp;弥景深深认为,自己这是受迫害了。
&esp;&esp;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弥景和这么多人打过交道,不至于还怕一个小小的宋铄,只停顿了一瞬,他就回答道:“性格一事,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的看法不是你心中人的看法,你问我也不过是白费口舌,不如你先告诉我,为何要问我这个问题。”
&esp;&esp;宋铄眯眼:“你就是不想回答我。”
&esp;&esp;弥景眨眨眼,朝他行了一个单掌礼:“阿弥陀佛。”
&esp;&esp;宋铄:“……”
&esp;&esp;面对一个真诚又冷静的人,饶是宋铄也闹不起来了,默了默,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神情也渐渐沉寂了下去。
&esp;&esp;弥景把手放下,等着他。
&esp;&esp;再抬头之后,宋铄换了一个问题,看起来也没这么局促了:“你是什么时候决定留在这的?”
&esp;&esp;听了这个问题,弥景微微变换了一下姿势:“在我确信镇北军有与我同走一路的人,且镇北王也愿意走上这条路的时候。”
&esp;&esp;宋铄瞅他一眼,没有评价他这条路有什么问题。
&esp;&esp;宋铄其实相当不认同弥景的想法,他觉得弥景天真,还觉得弥景包袱太重,政客跟和尚不是一回事,弥景却想把这两样都做好,那不可能,兼顾便是两者都平庸,只有选择了一边,才能把那一边发挥到极致。
&esp;&esp;当了政客,弥景就得对镇北军当中的杀伐视而不见,有时候也不是战争,而是有人犯了错,那按规矩就要打军棍,打完军棍有些人就死了,这一类的杀生,弥景照样不能说什么,这些煎熬他都要忍。而当了和尚,他就不能只考虑上官的想法,百姓的死活,他还得照顾自己人,也就是那些佛门子弟,没人能做到绝对的公平,更何况每个人眼里的那杆公平秤还都不一样,不过弥景被众人保护着,他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他只需要担心,夜深人静之时,他能不能扛过良心对他的指责。
&esp;&esp;宋铄以前很看不惯弥景,就是因为觉得他痴人说梦,但渐渐地他发现弥景是真的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路上,而不管结局是皆大欢喜还是粉身碎骨,都是他一个人来承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