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文化改革剔除仇女因子(1 / 2)

加入书签

要带领‘旧’的人类建立‘新’的基地,艰难那是必然的,要改革的内容也是极多。

而最大的改革便是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怎么改?

俗话说,文化、教育是传播思想最好的手段。

因此,在文化改革方面,基地可是下足了功夫的。

一切都百废待兴,真是改革最佳的时机。

若是怕步子迈得太大,那就先捡重要的来。

其他的可以暂缓,但几千年文化中的厌女、仇女思想必须要优先清除。

现实无法短时间内改变,但至少要在文化上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让整个文化环境健康起来。

成人不能说改就改,但那些还未开始接受文化教育的幼童,他们如同一张纯洁的白纸,还没有受到任何污染,自然最容易接收新式文化的灌输。

因此,基地在开始恢复教育之前,便重新编纂了所有教科书。

文字便是教育的载体。

首先要改的便是华语文字。

要尽可能地剔除所有仇女的、带有性别歧视因子的文字,重新编写最基础的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

说白了就是剔除、更改所有不合适的字、词。

比如那些女字旁的贬义字、词,如婊、奸、媚、嫖娼、娼妓、奴、婢、妖、妄、妒嫉、嫌等等,必然要做修改。

譬如将女字旁改成人字旁,或是作其他修改、重造。

再如其他的,以人字旁开头,那必然要指代所有人。

奈何传统文化更多是却是用它们来指代男性,指代女性的就要另起炉灶。

虽说曾经之所以如此,是为了给女性赋有一定的权力,是进步的一种表现,但现在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改,当然要改。

还比如一些文学用词。

像是少年,虽然它本身不含性别因素,但在文学上,总喜欢把它赋给男性少年,在有男有女的情况下,总喜欢说少年少女。

要么,直接用少年们,要么就是少女少男、少男少女。

后面两者不知道怎么样?

女多就女在前,男多男在前,不确定就直接是少年。

再比如先生。

既然要保留旧有的对知识界人士的尊称,那么就剔除对男性的称呼。

同一个称呼,只要是个男性,再怎么垃圾都可以用先生称呼,而女性却要做到某一领域的极致才配使用。

好似在告诉人们,只有当女性做到极致才能和普通男性并列,这何其不公。

非要说两个先生的含义不同,那无疑是陷入了厌女的陷阱。

还比如,爸妈、父母、男女、龙凤,总是男在前女在后,这些带有歧视性的约定俗成都不该再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是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更为严谨的教学书本上。

以及一些文学或是日常用语。

同样形容狠毒。

女人是最毒妇人心,男人却是无毒不丈夫。

前者就是恶毒,后者却是褒义。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婆婆妈妈、像个娘们儿、娘炮...

这些,都不应该出现了。

如此一番改善下来,直到彻底完善,才能用到所有教科书上,再展开教学工作。

更改文字才是首要任务,教育可以再等一等。

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文字作为教育的工具,当然要优先完善。

当然,仅仅只是书本上的教学是不够的。

这些更改的内容还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上。

不过这就得靠宣传和其他措施并用了,基地又不能让所有人都重学一遍,是不?

再说,就算学过,许多人的思想一时之间也极难改变。

但不管人们平时怎么说,至少书面用语上,必须要使用新的字词。

不用说,这项改革出来时肯定会引来大量的反对声。

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有人觉得这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好不容易上了十几年学去学习他们,在生活中又用了这么久,现在又要改这改那的,也不想麻烦。

这就是不必要的政治正确,甚至纯属抬杠、逢男比反...

而这些人中,有人确实只是这么认为,但也有人内心其实很清楚,但这对他们有利啊,既然有利,自然要拼命维护。

就像刚才所说的先生。

当你提出其中的不对时,反对你的、抨击你的,女的男的都有,先生自古以来就是遵从扒拉扒拉的...

其中的女人,就是不敏感,而男人,自然是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至少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和伟大的女性站在同一高度了啊,哪怕是自我意淫。

当然,有反对的,自然就有赞成的。

她们清醒地知道这其中的含义。

这种几千年累计下来的、渗透到方方面面的仇女文化,必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