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4页(1 / 2)

加入书签

收获的季节来临了,各式的粮食堆满仓库,坚果炒货放入店铺,水果从乡下被箩筐和担子挑进街头巷尾,应天城中车水马龙,一片繁盛喧腾,秦淮河里,桨声灯影,游人如织,市井的活力,烟火的生气,何等引人感慨。

王府中亦是忙得热火朝天,地位再高的人也要过冬屯粮,置办采买,此时正是最佳的时机。

王爷、王妃、世子、公子小姐还有其他们妾室们,加上侍女和太监,好几个月的货物,上千人的吃穿,买得越早越好,算清楚了账目,也好向内务衙门申报。

故而最近秋风虽萧瑟,大家伙的心根本没空跟着感怀。

刷啦——

叶子卷向角落。

侍女们拿着扫把,将凋谢的树叶聚成一堆,用口袋收拢起来,等着车马驶来,好将它们运出府去。身强力壮的太监们扛着一袋袋粮食和果蔬,跟着李鲤的指挥进入仓房。

马秀英和朱元璋坐在屋中,透过窗户便能看到人来人往的影子。

“秋天了。”朱元璋叹道,“冬天之前,咱要打下嘉州、湖州和杭州,过年前,把平江搞到手,平江一是咱的,张士诚就完蛋了。”

“这是你的事,我不太懂这些。”马秀英拿着几张纸,为王府挑选要采办的丝绸和棉麻料子。

她右手边的矮桌上,还放着不少用来做冬衣的花纹款式模子。

朱元璋不注意这些,他也向来不管这个,此时只有满脑子的领地、赋税和人口,兴致勃勃地继续道:“濠州回到咱的手里了,那可是咱的老家啊。妹子,凤阳绝对是个好地方,山好水好,还出人才,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父老乡亲们还记不记得咱朱重八。”

提起这个,马秀英有话可说:“是啊,你得回去看看。祭拜咱爹咱娘,好好修修祖坟,给当年照顾你的乡亲们减免赋税,送些礼物,再帮他们铺几条像样的路,请些好郎中给老人家们瞧瞧毛病。”

“妹子想的周到。”

两人安静下来,各做各的事,马秀英起身去外面催促晚饭,朱元璋靠着枕头继续畅想未来,过了一会儿,马秀英掀开帘子进来时,他突然道:“就让标儿回去祭祖吧,咱去打仗,等标儿回来了,咱也把平江打下来了,正好称帝。”

马秀英先是一愣,而后冷静下来,毕竟这其实都是早晚的事,说道:“标儿稳重,祭祖的事交给他是没问题的,由世子去办,身份上也不会让人说了闲话。只是重八你说要称帝……”

“称帝怎么了?这事儿也快火烧眉毛了,底下许多人都等不及。放心,妹子你肯定是咱的皇后,标儿做太子。”

“我不是说这个。”马秀英无奈道,“小明王还在滁州住着呢,你拿他怎么办?禅位还是……”

“杀了 。”朱元璋道。

“那便得告诉标儿一声。”马秀英等的就是这句话,她几乎是立刻道,“标儿和那韩林儿的关系不错,他们两个至今仍秘密通信,你不能瞒着标儿把人杀了。”

“告诉标儿能有什么用?韩林儿能长生不老吗!”

朱元璋皱起眉毛,声音忍不住加大。哪怕朱标这几年进步很大——在狠心和谋算上,他仍然认为儿子太过仁慈,与旁人格格不入,需要再凉薄一些。

“你忘了刘先生的事吗?”马秀英在他身旁坐下来,握住朱元璋的手,凝视着他的眼睛认真道,“重八,别和标儿离了心。”

长久的沉默后,朱元璋移开视线:“妹子,咱,咱怎么可能和标儿有矛盾呢?”

“那你就要对标儿讲实话,告诉他你的苦衷,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无非是那些原因,你还想不明白?”

“你就当我想不明白。”马秀英摆出一副倾听的样子。

朱元璋沉默片刻,生疏地解释自己的想法:“韩林儿和陈理不同,他是红巾军的象征,明王的后代,白莲教的教众信奉他,一旦被别人拿捏在手里,是很大的麻烦。”

“还有呢?”

“张士诚和陈友谅各部本来水火不容,如果是因为小明王,便有机会和理由联合。”

“我若是标儿,就会问你能不能走镇妖司的路子,让韩林儿假死。”

“想都别想!”朱元璋反驳道,“谁能让韩林儿假死,谁就能让韩林儿复活!”

“那让他躲起来呢?”

“躲起来了也能再出现。他现在不想做皇帝,将来未必不想,就算他一辈子没这个念头,别人也能让他有!”

朱元璋接着道:“咱不允许任何事动摇了咱的朝廷!该死的人必须要死,该杀的人一定要杀,哪怕杀一千人,一万人,咱也要在一开始就把窟窿堵住喽!”

“他朱标今天救个皇帝,明天救个王爷,后天救个大臣,谁和他关系好,谁就不用死?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美事!他还做什么太子,让给,让给朱樉好了!”

他竟然还越说越生气了,好像朱标现在就在面前和他吵架。

这样真实的代入感,恐怕是因为朱元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